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诸葛亮淡泊宁静的致学之道

我在故我思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徐州琅琊国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为诸葛丰(汉司隶校尉)后裔,其父为诸葛珪,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病故,8岁时父亲去世,14岁时随叔父诸葛玄先后辗转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和荆州。17岁时,叔父诸葛玄病故,从此开始了“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居生活。
在南阳隆中山村隐居期间,诸葛亮耕作之余,博览群书,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政治。于淡泊的心境和宁静的环境中,诸葛亮读了很多很多书,有《申》、《韩非子》、《管子》、《六韬》等等,他读书的方法是博览,“独观其大略”,也即只把握书中的要点,着重领会精神实质,学以致用。随着学识的增长,诸葛亮对当时社会的动乱局面及形势发展趋势的认识更加清楚。亲身经历了东汉王朝的崩溃给自己带来的磨难,和亲眼目睹到乱世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使他对先贤的政治、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教诸葛亮匡扶汉室之大计,诸葛亮十分感动,便向刘备献出了“三分天下”的政治谋略即著名的《隆中策略》(也称《隆中对》)。当年,诸葛亮27岁,从此协助刘备开始了为“三分天下”而奋斗的政治历程。经过14年的斗智斗勇,“三分天下”之预计最终变为现实。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正式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以丞相辅佐。从“三分天下”的政治设想到三国鼎立的实现,实践证实了他的设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相吻合,这在中外历史上是罕见的。“三分天下”的政治设想与三国的历史进程,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超人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政治智慧以及军事才能离不开广博的学识,诸葛亮广博的学识得益于隆中生活的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学养,在这方面诸葛亮是有很深的感悟的。《诫子书》是诸葛亮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也是自己在这方面的亲身体会。“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短短八十六字,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夫学须静也”,学习须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要抓紧时间学习,去琐碎,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途悲伤。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才即学识、能力,学识、能力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习就是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诸葛亮在十年的隐居生活中,博览群书,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前人的思想,尤其是战国时期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一些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等,他精研《申》、《韩》、《管了》、《六韬》等,并写下了《论诸子》一书。天才来自于勤奋,诸葛亮一生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才能,正是他在淡泊宁静境界中学习的结果。
“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道出了志与学的关系。淡泊宁静是成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一个人淡泊宁静,无求无欲,是否就一定能成学呢?不一定。历史上隐士大有人在,一些人为了逃避现实而隐居,但并未能成学,有的只是虚度一生而已,真正成学成才的极少,“多不接世,悲守穷庐”。为什么呢?这就是个“志”的问题。逃避现实是无志的表现,无志是不能成学成才的。志,还有个大小的问题,在淡泊宁静的基础上,大志成大学成大才,小志成小学成小才,无志则不成学不成才。所谓大志,就是与历史潮流相一致的志向。诸葛亮隐居隆中,只所以能博览群书,成学成才,一个根本的内因是:胸怀大志。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自励,正说明当时诸葛亮志向远大,非等闲之辈。我们知道,管仲是春秋时期非凡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曾辅佐齐桓公实现了霸业;乐毅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当时乐毅扶持的是弱小国家——燕国,帅燕兵一举攻下强大的齐国七十多个城池,结束了分裂混战局面。
诸葛亮所处的年代正置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不止,民不聊生。他隐居隆中,淡泊宁静,勤学苦研,为的是救国于混乱,救民于水深。这就是诸葛亮的大志。《隆中计策》(又叫《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大志的表述,并为此大志,他极力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稳定局面,真正实现了救国于混战,救民于水深之夙愿。
总之,成才成学的充要条件是:一要有志,二要淡泊宁静。这就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完整意义。这就是诸葛亮的致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