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

  

郑永年 张弛

【内容提要】作者主要探讨了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中国的软力量。在对约瑟夫·奈的软力量学说进行批评后,作者对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做了不同的诠释,认为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感知,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论。同一种力量资源既可以表现为软力量,又可以表现为硬力量。在国际政治学里,软力量的范畴不能无限扩大。应该用动态思维看待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根据接受程度的不同,力量可分为硬力量、软力量和协商力量。对力量软硬的分析可从横向性、纵向性、相对性三个角度入手。在当前国际政治背景下,中国的软力量主要表现在“中国模式”、多边主义、经济外交与睦邻政策中。

  【作者简介】郑永年,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张弛,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软力量"一词已成为中国媒体、政策圈内、国际政治学界里人们热衷于讨论的一个概念。多数讨论主要基于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力量(softpow2er )概念。针对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外交在国际社会陷入困境的局面以及美国在全世界声望下降、世界范围内反美情绪上升的现象,奈对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批评。针对布什政府的军事主义,奈认为在世界政治中,软力量①「中国国内对"soft power"的翻译包括"软力量"、"软实力"、"软权力"等。本文统一采用"软力量"的译法,对该词的讨论也包括对其他译法的讨论。」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美国要学会运用灵巧的力量(smart power),即结合硬力量(hard power)和软力量来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

  奈认为,力量(power )是影响他人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目的的能力。硬力量在于引诱("胡萝卜")或者威胁("大棒")。而一国的软力量主要在于三个资源:该国的文化(对他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该国的政治价值观(当该国在国内、国外都实践该价值观的时候)以及该国的外交政策(当这些政策被看做合理、合法并具有道德权威的时候)。②「Joseph S.Nye ,J 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2004,p.2,p.11.」 .

  本文先对软力量学说在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发展的情况及其局限性做一简要说明,然后针对奈的软力量概念的不够科学之处进行一些批评,③「约瑟夫。奈的软力量学说主要体现在其2004年出版的《软力量: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SoftPower :TheMeans to Success inWorld Poli2tics )一书中。本文对其软力量理论的批判也主要针对该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关系做一动态诠释,最后简要分析当前国际政治中中国软力量的组成。

  一、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对软力量的讨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些西方国际政治学者提出的具有政策导向的概念或者学说,由于存在着明显缺陷,并没能在西方学术界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理论却得以迅速传播,影响深远。在中国也不例外。早些年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近年来约瑟夫。奈的"软力量"概念就是两个明显的例子。由于学术界的推崇,加上媒体的炒作,奈的软力量概念近年来已经传遍中国。尽管应用甚广,但国内各方面、各领域对软力量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媒体和其他行业对软力量的理解和运用与国际政治学是有区别的。本文的讨论仅针对软力量概念在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应用和发展的情况。

  美籍华人学者王红缨对中国学术界关于软力量的讨论做过一个相当全面的总结,发现在概念范畴上,中国学者使用的软力量广于奈的概念。奈主要针对国际关系而提出软力量概念,但中国学者对于软力量的讨论包括了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两方面内容。另外,奈关于美国软力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流行文化和政治模式上,而中国学者关于中国软力量的讨论则集中在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上,并涉及国家凝聚力、社会公平、政治改革、道德水准、反腐败等内容。而且,软力量概念对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在中国似乎比在美国大。她同时对奈的软力量概念提出一些批判,比如,没有解释如何度量吸引力以及想当然地认为"吸引力"和"影响别国在国际关系中行为的能力"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由于理论上的局限,奈的软力量概念无法对中国政策制定者增加和运用中国吸引力来实现其政策影响的计划提供进一步的指导。①「HongyingWang,"Chinese Concep tion of SoftPower and Its Policy Imp lications,"inWang Gungwu and Zheng Yongnian,eds.,China in theN ew International O rder,London :Routledge,forthcoming.」目前,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对软力量概念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介绍奈的软力量概念,②「例如,杨文静:《重塑信息时代美国的软权力——介评》,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8期,第61~62页;张晓慧:《"软实力"论》,载《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第3期,第25~28页;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55~62页;韦宗友:《权力、软权力与国家形象》,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第39~45页;谢晓娟:《论软权力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9期,第19~21页;肖欢:《冷战后美国软实力的下降及其启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148~156页。」或者将奈的概念在内涵上加以扩大,以便解释中国的软力量,③「例如,刘杰:《中国软力量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15页;胡键:《中国软力量:要素、资源、能力》,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第116~133页;王艳红:《"中国的软力量建设"专家座谈会综述》,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第134~140页;庞中英:《中国软力量的内涵》,载《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11月7日,第62页;庞中英:《发展中国软力量》,载《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1月2日,第63页;刘阿明:《软权力理论与中国和平崛起》,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2期,第55~63页;李捷:《提升软权力对实现我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作用》,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2期,第64~71页;刘艳萍:《试析软权力及其实现途径》,载《阴山学刊》,2006年第5期,第90~94页;邓显超:《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载《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15~20页;邓显超:《悄然崛起的中国软实力》,载《攀登》,2005年第6期,第89~93页;陈琴啸:《论软实力与中国外交》,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30~33页。」因此很多讨论在基本沿袭奈的理论模式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其不足之处。

  二、对约瑟夫·奈软力量学说的批评

  奈的确是最早提出软力量概念的国际政治学者。

  但他并不是认识到"软力量"重要性的第一个学者。实际上,第一个提出并比较系统地讨论软力量但没有使用这个概念的是意大利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安东尼。葛兰西。在葛兰西那里,软力量表现为意识形态和文化。在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意大利的政治进行考察后,葛兰西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最有效的统治工具并非是诸如武装部队和警察的硬力量,而是其占霸权地位或上升至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葛兰西讨论的是软力量在国内政治中的作用,而奈则把此扩展到国际政治。奈正式使用软力量的概念,但对这个概念的效用的讨论并没有超出葛兰西多少。

  奈提出的软力量概念具有很强烈的政策针对性,是面向美国外交所面临的难题,提醒美国决策者重新注重使用软力量,强调软力量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但从学术角度看,在软力量的概念和范畴等方面,奈的理论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奈的软力量概念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他对软力量和硬力量从概念上做了简单的"一刀切"式的划分,即硬力量是一种强制力,主要表现为军事和经济;而软力量是一种吸引力,主要表现为文化、价值观和政策。另一方面,基于国际政治的现实,他又指出"软力量"和"硬力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加强的性质。经济、军事等硬力量可以催生软力量。同样,"一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下降很可能导致该国失去制定国际议程的能力和该国的吸引力".他观察到,一些国家很可能被另外一些国家的硬力量诸如不可战胜的神话所吸引。①「JosephS.Nye,J r.,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Only SuperpowerCan'tGo it alone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2,pp.8-10.」所以,"硬力量有时候可以具有吸引力和软的一面".②「Joseph S.Nye ,J r.,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p.26.」

  相同的力量资源可以催生从强制力到吸引力的整个行为模式。③「Joseph S.Nye ,J r.,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pp.3-9.」

  换句话说,同一种力量,有时表现为"软",有时表现为"硬",这的确是国际政治的现实。但是,奈对这一现实的清楚认识显然和他自己对"软力量"与"硬力量"在定义上的不当划分自相矛盾。即使像军事、经济这样被奈归入"硬力量"范畴的要素,也可以表现出"软"的一面,而奈并没能在理论上把这个矛盾解释清楚。

  奈所列举的一些"软力量"方面的内容,比如马歇尔计划、赞助学者进行国际交流等,背后实际上是"硬力量"的支撑。如果没有美国二战后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则很难出现人们所见到的马歇尔计划。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基于"硬力量"之上的国家政策是"软力量".但如果光有政策而无法执行,力量又如何体现?这些政策的执行还得依靠奈所定义的"硬力量".所以,按照奈的理论,很多所谓的"软力量"同时又是"硬力量".由于对两者关系缺乏理论上的说明,使得他的整个软力量学说的说服力成为问题。

  而且,奈将不同类型力量的政策和行为方式也进行了"一刀切"式的划分。比如把军事力量的政策行为选择分为威胁外交(coercive dip lomacy)、战争、联盟;经济力量分为援助、贿赂、制裁;软力量分为公共外交、双边和多边外交。④「Joseph S.Nye ,J r.,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Politics,p.31.」但是,威胁外交、联盟、援助、制裁等实际上都是在双边和多边外交的范畴内的。这种在定义划分上所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相互重叠和矛盾也反映了国际政治中一种力量资源既可以"软"又可以"硬"的现实。

  第二,奈的论述有诸多与事实不相符合之处。例如,他指出有时候不需要硬力量也可以达到目的。如果一些国家崇拜某国的价值观,效仿该国的样板,渴望实现该国的繁荣和开放,那么该国可以通过这些国家对其的追随从而达到自己在世界政治中的目的。⑤「Joseph S.Nye ,J r.,Soft Power :The Means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p.5.」这个观点可以说是其软力量概念的核心,但很难体现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中。例如,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人民羡慕美国的民主、自由,并期望实现美国般的富强,但这并不等于这些国家和人民会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崇拜美国价值观和经济繁荣的人们同时可以反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奈简单地以为对一国价值观的喜欢可以自动转化为对该国外交政策的支持。这种逻辑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与现实并不吻合。

  第三,奈对软力量范畴的描述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科学所强调的科学性,并没有对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和其他方面的软力量做出科学的规定。《软力量》一书用了两个章节来列举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与地区的软力量。

  他这样做时,有将软力量的范畴无限扩大化的趋势,把很多对国际政治和国家行为影响甚微的东西都给包括进去了。比如,在讲美国软力量资源的时候,奈列举了移民人数最多、电影电视最受欢迎、高等教育发达、诺贝尔奖得主多以及美国流行文化等。在讲欧洲软力量时,还是用了诺贝尔奖、音乐、书刊销量、体育、对外经济援助、跨国公司甚至人口的预期寿命等。在讲亚洲软力量时,奈则强调经济快速发展,如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七到九个百分点等。他还指出,日本是亚洲最具软力量资源潜力的国家。接着列举了日本的专利数量、研发水平、对外援助、人均寿命、跨国公司等。至于中国,奈还列出了《卧虎藏龙》、姚明等。⑥「Joseph S.Nye ,J 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pp.33-89.」按照这种逻辑,这些长长的清单可以继续甚至无限地罗列下去。且不论上述其中几项到底属于奈所定义的软力量还是硬力量,单看这一长串清单,多数是对国际政治和国家行为起不了重要作用的因素。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果中国人喜欢听美国流行音乐,中国政府就会在外交上配合美国的政策。同样,美国观众喜欢看中国电影也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会有什么变化。把软力量范畴无限扩大化使得奈的概念很难科学地分析国际政治现象,尤其是主权国家的国际行为。

  奈将美国流行音乐、麦当劳、好莱坞电影等流行文化归入软力量范畴。但听着美国音乐、看着好莱坞电影、吃着麦当劳,并不妨碍人们高呼"反美"口号进行示威游行。伊拉克战争过程中,在全世界各地甚至包括美国在欧洲的铁杆盟国和深受美国文化熏陶的许多青年中爆发的大规模反战或反美运动就是一个例子。这些社会运动影响了所在国政府对待美国和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也使得经常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政府的信誉受损。一旦政权更迭,西班牙和意大利立刻做出从伊拉克撤军的决定。甚至连英国布莱尔政府也备受国内压力而不得不宣布撤军,从而使深陷伊拉克战争的美国"雪上加霜".可见,美国流行文化这一所谓的"软力量"至少在像伊拉克战争这样的重大国际问题上没有帮助美国实现其政策目标。

  至于民众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喜好并不总能促使某国采取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这一现象,奈的解释是:流行文化不在(美国)政府直接控制下,所以并不总是产生(美国)政府想要的结果。①「Joseph S.Nye ,J r.,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p.52.」但问题不在于政府能否控制这些力量,即使像经济制裁和武力威吓这样美国政府能够直接控制的行为,也不见得一定能达到目的。真正的原因是,像文化这样的"软力量"或许能让一部分民众感兴趣,但对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没有很大的影响。 .

  说到底,国际政治的主体迄今为止还是主权国家,国家利益才是主权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时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日本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但照样侵略中国。美国流行文化在一些国家的广泛传播也不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会自动追随美国。奈一方面将软力量的范畴无限扩大,超出国际政治所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却又试图用这个概念来解释国际政治问题,所以很难具有说服力。

  奈的软力量概念的最大缺陷是其对于"软力量"和"硬力量"在概念上的划分过于简单和绝对。以军事力量为例,奈把它归入"硬力量"之列。这并没有错,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军事力量也可以表现出"软"的一面。

  比如,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的军事占领很大程度上为日本和德国所接受,因为美国当时表现为一个"善意"的霸权,帮助日本和德国建立民主政体和发展经济。可见,奈武断的概念划分不能够反映国际政治的客观现实。他对待力量软硬的思维是在静态的物质层面,也就是机械地把各种力量对号入座贴上"软"或"硬"的标签。用建构主义的话来说,奈在界定力量时,过于"唯物".如果不能考虑到力量接受者对力量的感受("唯心"),对"软"、"硬"力量的效用分析就很难具有现实性,即与经验现象相吻合。 .

  国际政治中往往没有绝对的软力量和硬力量,不能武断地对某种力量进行"一刀切"式的归类和划分。要想对力量的软硬做细致的辨析,可以采用动态的分析。 .

  实际上,无论什么样的力量资源,如何使用是关键。同一种力量对于不同对象或者使用方式不同,产生的"软"、"硬"效果也不同。

  三、软硬力量的动态分析

  本文认为,国际政治中某种力量的软硬程度一方面具有客观性,但是该力量的受力者的体验和感知也同样重要。所谓的"受力者"和与之相对应的"施力者",既可以是某个国家、政府,也可以是一国内部的甚至是跨国的某些利益集团。某种力量的"软"或"硬"的程度往往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感知,要根据具体国际情势而论。

  对此,本文从国际政治的现实和动态出发,将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分成三种,即硬力量、软力量和协商力量。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无论哪种力量都必须体现在各个角色之间的互动之中。

  首先是硬力量。如果受力者是被动、不情愿、被迫地接受某种力量及其导致的结果或事实,那么这个力量具有硬力量特征。比如,二战中法西斯的军事力量对于被侵略的国家来说是典型的硬力量;同理,反法西斯的军事实力对于法西斯政权来说也是典型的硬力量。冷战后,美国主导的一些国际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强迫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接受以"华盛顿共识"为主的改革方案,往往表现为硬力量特征。

  其次是软力量。当受力者主动、自愿地去寻求和接受某种力量时,这个力量往往体现出软力量特征。比如,一些弱小国家的政府主动寻求某些大国提供的军事和安全庇护,大国的军事保护对于那些小国来说就具有软力量特征。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盟国运用软力量的一个经典范例。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应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政府的要求援建坦赞铁路,也是中国施展软力量的例子。

  最后,如果施力者所运用的某种力量尚不足以强迫受力者接受某种结果,也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受力者主动去寻求和接受,而是通过双方协商、谈判、妥协之后达成协议或共识,从而实现某种局面,那么这种介于硬力量和软力量之间的力量就是协商力量(bargaining power )。这种情况多见于双边和多边国际机制中的外交博弈。比如,中国向东盟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为此同东盟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的谈判就是在施展一种协商力量。再比如,在朝鲜核问题上,美国不能够单凭硬力量或软力量就达到目的,因此需要使用协商力量,同朝鲜谈判,互相做出妥协。

  除了对软力量、硬力量和协商力量进行概念上的区分外,最重要的是采取动态思维,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待力量的"软"和"硬".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对国际政治中的力量进行动态分析。

  (一)力量软硬程度的横向变化

  横向地看,同一种力量在同一时代对不同的受力者来说,其感受到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比如,美国和以色列长期的军事同盟关系以及历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典型的硬力量,但因为对以色列来说是主动寻求和接受的,所以又具有软力量的特征;但对中东地区一些阿拉伯国家来说,就是真正的硬力量了。又比如,美国近年来所谓的"颜色革命"及其在某些国家所进行的各种公开和秘密的反政府活动,对该国的反对派和亲西方的利益集团而言是个软力量;但对政权更迭前当权的派别和利益集团而言,甚至在其他一些在该国拥有重要既得利益的国家看来,又体现为硬力量。再比如,欧盟和北约东扩进程的启动对于那些热切企盼加入这些组织的东欧国家来说,自然是个软力量;但对于俄罗斯而言,只能感受到来自西方的硬力量正在蚕食其传统的势力范围。

  (二)力量软硬程度的纵向变化

  纵向地看,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对于相同的施力者和受力者,力量的"软"和"硬"会起变化。例如,20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曾从多方面大力援助当地伊斯兰武装分子对抗苏军占领,"塔利班"就是其中之一。对这些武装分子来说,当时美国的军事实力表现出一些软力量特征(即他们的自愿接受),有利于他们的反抗活动,尽管某些活动在今天看来属于恐怖行为。然而,时过境迁,九一一恐怖袭击后,美国对"塔利班"等恐怖分子实行全然不同的政策。这时,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对这些伊斯兰武装分子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硬力量了。再比如,美国曾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对伊朗的战斗。当时美国的军事力量对萨达姆而言是自愿接受的,表现为软性。但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断送了萨达姆政权及其本人的性命,这时美国的军事力量对萨达姆政权来说则变成了硬力量。 .

  第二种情况下,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受力者或者施力者其中之一发生重大的、性质上的变化,原来某种力量的"软"、"硬"也跟着起变化。先说受力者变化的情况。例如,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美对日作战并取胜。对当时的日本法西斯政权来说,美国的军事力量是硬力量。然而,二战后的日本成了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日本政府非常需要美国在其本土大量驻军,以应对其所关心的周边安全事态,美国的军事力量对其而言就表现出软力量特征。再说施力者变化的情况,还以日美为例。二战中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军事实力对美国来说是个硬力量。但二战后日本成为美国盟友。当美国在2003年抛开联合国、努力寻求一个"志愿者联盟"来攻打伊拉克,而日本政府答应出兵协助美国"反恐"的时候,日本的军事实力对美国政府来说就表现出软力量特征。 .

  上面分析了力量软硬程度变化的横向性和纵向性,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国际政治中,横向性和纵向性往往可以相结合来分析。仍以美国在日本驻军为例,有了前文纵向分析美国军事力量对日本而言从"硬"到"软"后,再横向地看,驻日美军对日本政府而言表现为软力量特征,但对东亚地区的其他一些国家来说,恐怕就是硬力量了。 .

  (三)"软"与"硬"的相对性

  为了分析和论述的方便,本文从定义上将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初步划分为硬力量、软力量和协商力量三种。

  但是,对于现实国际政治中某个力量或行为的具体分析不应该刻板地局限于这三个定义,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界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某个力量或行为在与别的力量和行为相比较而言的"较软(softer )"或"较硬(harder )"

  图1(略)是一个国际政治中两国力量和行为软硬对比的简单示意图。箭头的方向代表一国或一个施力者所使用的力量或所进行的活动在严格定义上从软到硬的程度变化。A 和B 代表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大国。假设在当今世界,A 国主要使用硬力量来实现其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偶尔使用软力量和协商力量(如图中A 的位置)。与此同时,B 国主要依靠协商力量,偶尔使用软力量和硬力量(如图中B的位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尽管A 国和B 国都没有经常使用严格意义上的软力量,但是在国际社会看来,B 国的国际行为模式显然要比A 国"软".换句话说,在A 国经常使用硬力量的衬托下,B 国的行为就显得相对的"软"了。同理,假设A 国对其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在国际事务中主要使用协商力量,有时候使用软力量和硬力量(如图中A ′的位置),如果B 国还是遵循原来的国际行为模式,那么它的行为与A 国新的行为相比较而言就不会显得有多"软"了。因此,如果B 国想要继续保持对A 国行为的"软",那么它也得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比如经常兼顾和平衡使用软力量和协商力量,偶尔使用硬力量(如图中B ′的位置)。

  在现实国际政治中,某个力量行为的"软"或"硬"往往是经过对比后产生的感觉。正如图1所示,尽管B 和A ′都主要使用协商力量,但B 对比A 而言是"软"的,A ′对比B ′而言却是"硬"的。

  四、对中国软力量的一些观察

  上述动态思维看待力量软硬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的软力量以及中国当前的外交政策和国际行为模式。本文认为,在当今国际政治中,中国的软力量寓于业已形成的中国国际行为模式中,包括"中国模式"的外部影响力以及以多边主义、经济外交和睦邻政策为核心的国际行为。虽然有的并非严格定义上的"软力量",其操作过程中往往属于定义上的"协商力量",但在美国丢下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的大旗、固执地依靠自身强大的硬力量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际行为模式无疑是"较软"的。美国滥用硬力量的行为模式恰恰衬托出中国的软力量,这也就是本文所强调的力量软硬的相对性。

  (一)多边主义、经济外交、睦邻政策

  冷战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霸权。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由于没有任何外在的制约力量,美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比如抛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并推出"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九一一事件则把美国的单边主义推到了顶峰。布什政府抛开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不顾传统盟友的反对,匆忙拼凑"志愿者联盟"出兵伊拉克。美国新保守主义者执掌美国外交政策并制定"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 .

  美国滥用硬力量导致其他国家对美国霸权的怀疑甚至厌恶。而与此同时,中国奉行"韬光养晦"的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其低姿态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妨碍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一方面,中国不但接受而且已经高度融入现存的世界体系;另一方面,中国提倡多边主义、经济外交、睦邻政策,发展出了适合自己的软力量。 .

  近年来,中国不仅接受了多边主义,而且越来越成为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东盟-中国("10+1")、东盟-中日韩("10+3")、上海合作组织、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都是成功的例子。中国还针对自身情况,着力发展经济外交。伴随着中国领导人的大国外交,这种以经济外交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已经走出了亚洲,到达了包括非洲、欧盟和拉美在内的世界各个地区。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则为多边主义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

  另外,中国的睦邻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如何解决与邻国的纠纷尤其是领土纠纷。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同多数邻国存在着领土纠纷。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模式。今天,中国已经解决了同俄罗斯和越南的陆上领土划界问题,还同东盟针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的主权争议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准则》,为进一步解决纠纷奠定了基础。二是中国是否与邻国分享发展成果。中国在这方面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安邻"和"富邻"是对"睦邻"的补充和实质化。对于周边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顾虑,中国表明不走其他大国的模式。中国的睦邻政策又深深地寓于中国的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中。多边主义为睦邻政策提供了一种制度和机制上的保障,而经济外交则是实现"安邻"和"富邻"的方式。 .

  近年来,中国同世界各地区的经贸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周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区分"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

  "中国模式"则是中国软力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很多人将其与所谓的"北京共识"混为一谈,而后者如果使用不当可能表现为硬力量特征。自从美国人乔舒亚。雷默2004年提出"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的概念①「参见Joshua Cooper Ramo,The B eijing Consensus ,London :The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4.」以来,中外媒体对此不断炒作、随意发挥,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所谓的"北京共识"可能取代"华盛顿共识"或与其竞争,甚至将"北京共识"看做中国软力量的一部分。

  至于"北京共识"是否真有共识、是什么样的共识、在哪些人当中存在共识,都不是很清楚。中国的发展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还面临着各方面改革的巨大挑战。即使是"中国模式",也只是一个雏形,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更不用说形成"共识"了。实际上,中国发展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实事求是,不接受任何所谓的"共识"来指导自身的改革。所以很难说存在所谓的"北京共识".

  更重要的是,"北京共识"不同于"中国模式".虽然两者都意在总结中国的发展经验,但一旦置于国际政治的背景中,两者在含义上就有本质上的区别了。"中国模式"只着重于总结和解释中国自身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而"北京共识"就不仅仅是总结经验了,还带有浓重的向其他国家推销中国经验的意味。所以很多西方学者和政府官员都在谈论"北京共识"对抗"华盛顿共识"(Beijingconsensus vs.Washington consensus),美国及其主导的一些国际组织曾经使用各种手段迫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以"华盛顿共识"为主的发展模式。 .

  因此,"北京共识"的提法也难免让人做出类似的推测或类比。

  民主政治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可以说是成功的,而一旦把成功经验上升为所谓的"共识",甚至不择手段强行向外推广,那就是霸道了,原来的软力量表现出了硬力量的特征。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所推行的发展模式并不能解决它们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很自然地要寻求其他道路。它们发现中国强调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经验值得借鉴,但它们到底能否学习中国的经验,或者学习哪些经验,则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外界的干涉和推销是有害无益的。 .

  中国政府也一贯主张各国有权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式。

  就"中国模式"本身而言,可以看做是中国软力量的一部分。而一旦上升到所谓的"共识",甚至向外推广,那就会表现出硬力量的特征。中国的经验不见得完全适用于别的国家。如果中国经验好,别国自然会学,中国的软力量就显现出来了。反之,如果中国主动向外推行中国模式,那就很可能转变成为一种硬力量。当今的中国政府从未接受和使用所谓的"北京共识"这一说法。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是把现有的经验上升到"共识"的高度,而是如何发展和完善"中国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中国的软力量。在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对软力量的讨论主要围绕约瑟夫。奈的软力量概念进行,并大致停留在静态分析层面。对此,本文对奈的软力量学说进行了批评,而后,从动态思维的角度对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做了一些不同的诠释。最后,讨论了中国在当今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

  国际政治里某种力量的软硬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感知。所谓的"软"和"硬"没有绝对的界限,不能对其从概念上进行机械的贴标签或者"一刀切"式的划分。二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某种力量到底是"软"还是"硬"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论。同一种力量资源既可以是软力量又可以是硬力量。另外,在国际政治学里,软力量的范畴不能无限扩大。 .

  本文主张运用动态思维看待国际政治中力量的软硬。根据受力者感知和接受程度的不同,力量可以分为硬力量、软力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协商力量。相应地,对力量软硬程度的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即横向性、纵向性、力量的"较软"和"较硬"(相对性)。在这个构架中,在目前美国一意孤行、滥用硬力量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软力量主要表现在"中国模式"、多边主义、经济外交和睦邻政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