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
“中国社会诊断师”孙立平在沪开讲——“一个与80年代有很大不同的社会正逐步定型”
来源:东方早报
记者:阳敏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一直以来不懈探讨中国改革以来的社会结构转型问题,被誉为“中国社会的诊断师”。继《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之后,近些年孙立平教授倾力研究“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他认为,一个与80年代有着很大不同的新社会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并开始逐步定型化。在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与《当代中国》编辑部所共同举办的“当代思想与社会变迁”暑期系列讲座上,孙立平教授简要报告他最新的研究成果。
消费时代的转型带来改革阵痛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基本框架是以“改革”为坐标,划分为“改革前”和“改革后”两个时期,孙立平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想理论界对于正在到来的新社会似乎缺乏应有的敏感。
“譬如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论争,其实是和中国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问题以及应对伴随而来。但这场论争中人们更多以80年代的框架来应对90年代的问题。到九十年代,其实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左和右、改革和保守的两分法,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一系列混乱。”孙立平说。
孙立平认为,他所关注的新的演变趋势是与三个大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首先,社会正经历着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另一方面,改革也进入利益格局形成的新阶段;此外中国也更深一步地卷入全球化的进程,不仅社会力量在重组,新的游戏规则和新的社会生活的逻辑也在形成。“我要特别强调第一个转型,因为从柴米油盐到房子、汽车的消费模式的转型,对于个人来说可能不难,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不简单。西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在经历这样一种转型,一直转不过来,直到二战爆发,战争带来需求,再加上一系列制度的创新,才真正完成这一转型。您以为西方从一战到二战都干了些什么事情?就是要完成这个转型。
多个时代成分的共存带来社会断裂
与一系列转型伴随而来的,是资源配置和社会结构基本格局的重组。孙立平认为,90年代以来,资源配置的趋势由扩散转为重新聚集,因此群体间的收入和财富差距越拉越大,原来在改革初期得到一些利益的边缘和弱势群体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而社会的边缘地带,如农村和小城镇则出现明显的凋敝,基层被掏空,一些地方负债累累。
“而收入的差距和财富拥有的不平衡,正在定型为一种两极化的社会格局,一端是强势群体,一端是弱势群体,而中间阶级却发展得十分缓慢。近些年来,强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迅速崛起,从90年代初期到中期开始形成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的结盟关系,他们不仅对各级政府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已经成为定型社会的基本力量。”孙立平说。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社会分层结构呈现定型化的趋势,阶层之间的边界以及内部认同开始形成,而阶层之间的流动却开始减少。“在这种正在定型化的社会结构中,出现了多方面的断裂,一部分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成为事实上的淘汰者,城乡之间又出现新的断裂,过去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更叠加了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断裂的根本含义是多个时代的社会成分共存在一个社会之中。”孙立平说。
对于这些新出现的趋势和问题,孙立平主张,不应象危言耸听者那样据此预言中国的危机,甚至是“中国崩溃论”,而是应当积极地寻找一种力量,防止种种过渡现象的定型化,这样才能使得改革能够朝向好的方向进行。